Friday, December 31, 2010

做事不認真為甚麼叫做"馬虎"?


日常生活中,人們都喜歡用"馬虎"來形容某些人辦事草率或粗心大意。從字面上,我們無論如何也看不出這兩個字與不認真之間有甚麼必然聯系。如果從兩種動物的属性看,它們也相差甚遠;一個是人類早已馴養成功了的家畜朋友,一個是野生凶猛的獸中之王。人若不小心落入虎口,就會被它吃掉,連馬也不能倖免。為甚麼這兩種性情截然不同的動物會搭配在一起,成為一個有特定含義的固定詞語"馬虎"呢?

相傳,宋代時京城有一個畫家,作畫往往隨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畫的究竟是甚麼。他非常喜歡畫虎,一次,他剛畫成一只虎頭,有位朋友登門來拜訪,想請他畫一幅馬。這位畫家大筆一揮,非常隨便地在虎頭之下添上了馬的身軀。朋友見他如此不認真,便質問他說:"你這畫的到底是馬呀,還是虎呢?"沒想到這位仁兄隨口便回答道:"管它是甚麼呢,馬馬虎虎吧!"朋友見他這種態度,一氣之下拂袖而去。

別人不要,畫家就把自己這幅"得意之作"掛到牆上。他的大兒子看見後很奇怪,用手指着畫問他:"爸爸,那上面畫的是甚麼啊?""是虎。"畫家漫不經心地回答。後來二兒子也好奇地問他,畫家又隨口支吾着說:"是馬。"

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碰上一匹馬,卻以為是虎,搭上箭,一箭就將它射死了。馬主人不幹了,要他賠償,害得畫家不得不原價賠償,好讓人家再買一匹馬。後來二兒子出門,路上遇到一只老虎,以為是馬,就想去騎,結果被老虎吃掉了。畫家聞訊,悲痛萬分,就把"馬虎圖"燒了,還寫了一首詩自責:"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長子依圖射死馬,次子依圖餵了虎。草堂焚毁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於是這位畫家贏得了一個"馬虎先生"的外號。

這個悲劇故事的教訓實在太深刻了,從此,"馬虎"這個詞就流傳開了。

抄自星洲日報2010年12月31日星期五悅讀書房之[講古佬]

怎麼愛都愛不够(早安圖)配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