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6, 2010

孟姜女真的哭倒長城嗎?




孟姜女的故事源自史實,渊源很早,在戰國時期便初露端倪。<左傳>最早的記錄:孟姜女的原型是春秋時齊國大臣杞梁之妻。杞梁不幸戰死,齊莊公打算派人前往郊外憑吊,杞梁妻子以郊外不是吊喪之地而加以回絶,於是莊公親往其家吊唁。故事雏形中,僅僅刻畫了杞梁妻知禮守節的品格。后來<禮記.檀弓>增添了她"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的說法,<孟子>中也有增衍,但基本符合史實,并沒有"哭倒長城"這一情節。

到了漢代,故事開始有哭倒城牆(或山)的情節,當時是指齊城。<列女傳>卷四記載:齊莊公吊喪離開之后,杞梁妻"乃就其夫之尸於城下而哭之,內誠動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既葬......遂赴淄水而死。"此時,杞梁妻的形象發生了變化,她不僅知禮而辭卻郊吊,還在丈夫死后向城而哭,使得城池崩塌以安葬亡夫殘骨,最終自投淄水。從此之後,人們更加關注其哭泣的感化作用,將她的慟哭描繪得驚天地,泣鬼神,涙盡繼血,哭倒齊城,令人感動不已。

北齊時屢築長城,徭役繁重,民間多徵夫怨女。孟姜女的故事逐漸與築城徭役相關聯。因此,杞梁也就從為齊國牺牲的戰將變成被打死的秦朝築城民夫;杞梁妻所哭倒的長城也從齊長城換作秦長城;而杞梁妻則成了尋夫認骨,哭倒長城的人物,廣為世俗傳知。自敦煌發現的<孟姜女變文>杞梁妻被確定為"孟姜女"后,故事繼續發展演變,出現了不少異文。一些通俗唱本多以這個故事為題材進行創作加工,反過來又影響了這個故事的口頭講述。可見,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是后代虚構的,并非史實。哭倒長城的傳說,寄托着古人對於孟姜女的同情和對愛情忠貞的企慕。

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4月6日星期二講古佬之[講古說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怎麼愛都愛不够(早安圖)配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