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8, 2010

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
掌管婚姻的"幸福之神"

至今還有些人稱媒人為"月老",有的媒人,各種婚姻介紹所也自稱"月老"。其實,"月老"是"月下老人"的簡稱。月下老人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專管婚姻的神。這位"媒神"由來已久。。。。。

據說唐代有個叫韋固的人,從小是個孤兒。長大後,一年路過宋城(今河南商丘縣南),住在城裏的南店。一天晚上,他碰到一位奇異的老人,正靠着一個布口袋坐着,在月光下翻着書。韋固問他所檢何書?老人答道:"天下之婚牘耳。"韋固又問袋中何物?老人說:"赤繩子,以系夫婦之足,雖仇敵之家,貧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系,終不可逭。"-----此即流傳千年的俗語"千里姻緣一線牽"的出處。

韋固趕緊問自己的未來老婆是誰?老人翻書給他查了一下,說是店北頭賣菜的瞎老太太的小女兒,剛剛3歲。韋固一聽大怒,暗中派僕人去刺殺這個小女孩。僕人做賊心虚,沒能刺死女孩,只傷了她的眉心,韋固和僕人連夜逃跑了。

過了十多年,韋固當了兵,勇武非常。刺史王秦看上了他,就把女兒嫁給了他。姑娘模樣不錯,可就是眉間老是粘着貼花,韋固怪而問之,始知此女正是過去所刺的店北幼女,王刺史撫養她,當成了親閨女。韋固才知"天意"不可違,便和這位"賣菜眇嫗女"結成良姻,二人相親相愛,"所生男女皆貴顯"。

在舊時的痴男情女的心目中,月下老人是一位寄托着自己美好理想的"幸福之神",而且老人閱歷深,經驗多,辦事比較牢靠。舊時還出現了專職的"月老"---媒婆,專管說媒拉線。如今月下老人在腳上拴紅繩的故事,大概沒有甚麼人相信了。但"月老"的職能不可低估,有多少青年男女,中年男女,乃至單身老人,在盼望着今天的"月老"來引線搭橋呢!這裏還用得上句老話:"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属"。

抄錄自星洲日報年刋2010年2月14日(星期日)

Saturday, February 27, 2010

退避三舍

成語"退避三舍"是比喻退讓,忍讓和回避,以求避免衝突。注意,它不是說退到三間茅舍后靣去,別將"三舍"這樣理解就是了。在古代,一"舍"即合三十里,三舍是九十里,"退避三舍"大約是退了近百華里呢!

現在說:"見到那個傢伙呀,誰也會退避三舍。"當然,這是指遠遠躲開(那傢伙)的意思。

此成語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原句"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退避三舍。"為甚麼晋楚兩軍相遇,晋軍不戰而退避三舍呢?這其中有個故事:春秋時候,晋國國君獻公竉愛妃子驪姬。驪姬藉機讓晋獻公封自己為夫人,還要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但獻公原來的夫人生有申生和重耳二子,申生早被封為太子了,驪姬便害死了申生,追殺重耳。

重耳在楚國國君幫助下,在外躲避十二年,幸保不死。楚王向重耳說:"你將來若能回國當了國君,怎樣報答我呢?"重耳說:"你甚麼貴重東西,奴隶,美女都有了,我能給你甚麼稀罕物呢?我若做了晋國君王,萬一日後同你在戰場相遇,就退避三舍作為回報罷。"后來重耳果然做了晋國國君,而且真同楚王在戰場相遇了,重耳沒食言,確實退避三舍以報楚王!

人間世事,往往是十分複雜的,若全是針鋒相對,寸步不讓,未必有好結果。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27日星期六之[文字癖]

Thursday, February 25, 2010

秦檜的後代是英雄?

秦檜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奸臣,他以莫
須有的罪名謀害了抗金英雄岳飛,大量
出賣國家利益,是人人唾罵的千古
。然而,秦檜的後人卻不像他那樣,他
們當中不僅才武將,有的還是抗金
保國的英雄。

南宋嘉定十年,也就是岳飛被秦檜謀害

75年后的1217年,金兵再度南侵,宋寧
宗召集大臣商討抗金對策。老將趙放
議讓秦巨領兵抗敵,說秦巨文武兼備,
報國心切,可當大任。

但他的提議立即遭到反對,一位老臣說

,秦巨是大逆臣秦檜的曾孫,其祖惡貫
天下,萬人唾罵,用這種人,必然要
誤國家。趙放反駁說,秦巨雖是秦檜后
人,但人各有心,心心各異,怎麼能以
先人的好壞來判斷他呢?宋寧宗對兩
位大臣的意見都沒採納,而是封秦巨為
蘄州通判兼領守備事務。蘄州也是一個
戰略要地,秦巨知道它的重要。來到蘄
州之後,他抓緊修繕防御工事,訓練兵
士,做好迎敵准備。

不久,金兵圍攻蘄州,秦巨一靣急告朝

廷求援,一靣激勵將士英勇殺敵,并親
自登城督戰,拼死堅守。但終因救兵
至,寡不敵眾,城被攻破,金兵湧進城
來。此時,秦巨已是身負重傷,血染戰
袍,一位將領勸他突圍,待與援軍會合
後再圖收復。秦巨答道:"我已决心與
此城共存亡!"說罷,又衝入陣中,繼
續與敵拼殺。大勢已去之後,秦巨率領
一家七口,毅然投入熊熊烈火之中,成
了一位為國捐軀的抗金英雄。

秦檜的另一位後人秦磵是一位才子。清

朝乾隆年間這位秦檜的七世孫,以其博
學才華考中狀元。有一次,秦磵和幾
好友同遊杭州西湖。當來到岳王廟岳飛
墓前時,有人提議讓秦磵題寫墓聯,目
的是試其心志。

秦磵自然明白,稍加思索之後,揮毫寫
下了人從宋后羞名檜,我到墳前
姓秦"兩句墓聯。大家讀罷,紛紛稱讚
。好友周賓指着中盛開的荷花讚嘆道
"荷花者,潔白也,出於汚泥而
,花根本色不盡同。"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25日星期四之[講古說今]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0

巫山雲雨


巫山確有其山,著名的長江二峽即從巫山穿過,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巫峽(三峽之一),至今是旅遊覽勝的好去處。"巫山雲雨"本是上好的自然景觀,在挺拔青翠的巫山十二峰層巒叠嶂之中,雲騰雨落十分美麗壯觀。

但是,語言常有神奇變化,中文的"巫山雲雨"或拆開"巫山"和"雲雨"單用時,生出了男女纏綿情愛的另外含義了。

<紅樓夢>中亦有多處"雲雨"用語,以幽雅的修辭手段,談男女間的性愛。后來的小說,故事也常如此效法使用。

以"巫山雲雨"形容男女之間的事,據<高唐賦>,<神女賦>等古文記載,有段很有趣的故事呢。

楚襄王和宋玉一起遊覽雲夢之台的時候,宋玉說:"以前先王(指楚懷王)曾經遊覽此地,玩累了便睡着了。先王夢見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她說是巫山之女,願意獻出自己的枕頭席子給楚王享用。楚王知道弦外有音非常高興,立即寵幸那位巫山美女兩相歡好。巫山女告訴懷王,再想找自己的話,記住就在巫山,早晨是[朝雲],晚上是[行雨]。"

現常用"巫山雲雨"形容男歡女愛,是自此留下來的。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24日星期三之[文字癖]

Tuesday, February 23, 2010

納悶


看書,看電視節目有時遇到"納悶"一詞,這原是中國北方人喜歡說的口語納入了華語常用詞語,在中國南方的人不一定能准確理解。經過考查發現絶大多數人理解成"很悶","煩悶"的意思了,這是個曲解,"納悶"是感覺奇怪,反復思考仍無法解釋的意思呀!

比如,"他明明昨天把文件放在公司桌子上了,怎麼今天一早就不見了呢?他十分納悶。""他說出差一個月就回來,看看日曆,已經去了近3個月未歸,讓人納悶!"這樣的句子,都是在強調"奇怪和不解",如果將其理解成"煩悶",雖然全句亦可以說通,但是意思已經由感覺奇怪變成煩人了,并不是說話人的本意。

我再舉另類例子,可說明不可解作"煩悶",例如,"情人節已過,聖誔節還沒到,她的男朋友突然買來這樣珍貴的禮物,使她驚喜過後摸不着頭腦,十分納悶!"請注意,這女孩子只是感覺非常奇怪而已,若理解成"煩悶",那麼她又高興驚喜,卻又因得到珍貴禮物而煩悶,難道她有神經病嗎?

"納悶"一詞本來是北方方言,源於"納入悶局",意即突然陷入得不到答案的沉悶奇怪局靣。在<紅樓夢>等小說中大量使用,迅速傳開。我們若因其有個"悶"字而想當然,理解成了煩悶,要注意煩悶和納悶是不同概念啊!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23日星期二之[文字癖]

Monday, February 22, 2010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只顧眼前利益,忽略可能發生的后患,是人們常犯的錯
誤。但是,當他人提醒自己的時候,又往往因為固執己
見,聽不進任何勸告。這是被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証實了
的規律,可惜,人們常不斷重復着這可悲的規律,連
錯誤。

成語"螳螂捕蟬"或"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是以

生動通俗的寓言故事,告誡人們,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
,不考慮自身安危后患。

此語出自劉向<說苑。正諫>,故事說,吳國國君執意

要攻打楚國,大臣們紛紛表示反對,國君竟然大怒道:
"誰反對,我就處死誰!"此語一出,大臣們當然驚慌
來,再勸說會遭到殺身之禍;不阻止又怕國家遭殃。

這時,有個侍衛小官想了個辦法,天天拿着彈弓在國君

的花園裏轉來轉去,引起君王注意。君王終於問他
你幹甚麼呢?露水把衣服打濕了還在轉。"侍衛回答道
"你看,花園中有個蟬,它爬在樹梢上,一邊吃着露
水一邊唱,叫得很歡喜卻沒發現有只螳螂正向它靠近。
螳螂只顧捕食鳴蟬美餐一頓,可哪知道旁邊逼近的黃雀

正要扑向自己。黃雀想吃螳螂之際,怎知我的彈弓已經
瞄準了這只黃雀呀!這三個傢伙,都只知道他們眼前的
那一點甜頭而已,看不到自己身后潛伏的災難殺機呀!
"吳王聽了,自愧自悔只看小利而忽略了大禍,斷然停
止了攻楚的計劃。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22日星期一之[文字癖]

Saturday, February 20, 2010

"賣國賊"李鴻章之死



李鴻章在腐敗的清朝庭中,掌管國家外交,軍事,經
貿大權達40年之久,有不少喪權辱國的條約是他簽定
的,像同日本簽定的<北京條約>,同英國簽定的<
烟台條約>,同法國簽定的<中法會訂越南條約>,
同俄國簽定的<中俄密約>及<旅大租地條約>,還
有同日本簽定的<馬關條約>和同八國政府簽定的<
辛丑合約>等。

<辛丑合約>是李鴻章簽定的最後一個賣國條約,這
個條約簽定之後,李鴻章遭到中國人民的唾罵,痛罵
他是出賣國家權益的大賣國賊。

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就當靣斥責李鴻章是"中國頭
號賣國賊"。

連張之洞,劉坤一這樣的朝中大臣也對他厲聲抨擊。
張之洞揭露他逼令楊儒簽字出賣東三省,請求西太后
將他"明正典刑"。一時間,李鴻章成了過街老鼠,
喪家之犬,連負責保衛他住處的德國士兵也拿他開玩
笑,半夜放炸藥,故意驚嚇他。李鴻章非常惱怒,常
常吐血。

當時,李鴻章住在北京賢良寺,一直守在他身旁的是
他的二兒子李經述。李經述服侍李鴻章非常盡心,每
天都燒香祈禱,願自己代替父親去死。李鴻章死後,
李經述認為自己服侍不周,想要自殺,被家人勸阻,
但終日哭泣,最後吐血而死,死時39歲。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20日星期六之[講古說今]

Friday, February 19, 2010

雕蟲小技


在談論微不足道的技能時,人們常說那是不在話下的"雕蟲小技",意即我們平時常說的"小兒科"而已。"小技"容易理解,"雕蟲"是甚麼名堂呢?

"雕蟲"本指雕刻蟲書。所謂蟲書,是古代篆字的一種。漢字是由象形文字發展而來,古代的蟲書這種篆字,即以纖細曲長的筆畫所寫的字體,多由鳥蟲形體發展而來。現在仍有"雕蟲篆刻"一語,說的就是這種雕蟲鳥的篆刻,意指微不足道的小技藝。

揚雄在<法言。吾子>一書中自問自答說:"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日:`壯夫不為也!`"翻譯成白話的大意是"有人問我揚雄:`你少年時喜歡寫辭賦嗎?`我回答:`是的。只不過是孩童寫寫畫畫的小技能罷了。`稍停一會兒我又說:`大丈夫是不會幹那小玩意兒的啦!`"顯然這裏把填寫辭賦比作小事,小技,"雕蟲篆刻"是令人看不起的兒童畫圖般的"小兒科"呢!

此后,李白說過:"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的話;<北史。李渾傳>還有"雕蟲小技,吾不如君"的謙詞。這兩處用了和今日一樣的"雕蟲小技",雖也指微不足道的小文字技巧,卻用於自我謙虚了,意思是"我這點寫作小本事,絶對不如你呀!"因此,現在大家用此成語時,既可用於貶斥他人的小技能,也可以用於自我謙虚之辭。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19日之[文字癖]

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這四字中,關鍵是個"益"字,解作"更加"。此語是多而又多才更加好啊!簡言之是愈多愈好。這個成語可用此四字,還可以在它前靣加上"韓信將兵"變成八字,亦即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同韓信何干呢?這在<史記。淮陰候列傳>中有記載。韓信是漢高祖劉邦的大將軍,為劉邦奪取天下,建立漢朝,立下輝煌功績。但是,在漢高祖六年之時,有人告密說韓信意圖謀反,劉邦本來就對韓信有戒心,於是設計將韓信捉拿起來。

不過,因証據不足,不久又釋放了他。韓信知道,劉邦嫉妒自己的才幹,常悶悶不樂,借故推說有病而不上朝,閒居家中,進行消極反抗。

漢高祖劉邦也心知肚明,不想丢失了這位良將,所以常同韓信談話聊天,挽回關係。

有一次閒聊時,劉邦問韓信:"像我這樣的人,可以帶領多少兵馬?"韓信回答說:"最多也就帶上十萬人。"劉邦又問道:"你要是帶兵可以帶多少呢?"韓信說:"我當然是愈多愈好啦(原文是"臣多多益善耳")!"劉邦追問:"你可帶的兵多多益善,怎麼會被我抓住了呢?"韓信回答說:"這是兩回事了,高祖雖然不可帶兵太多,但是陛下善於使用將帥,所以我才被你抓住了。"自此"多多益善"流傳開來。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18日星期四之[文字癖]

Wednesday, February 17, 2010

與虎謀皮


"與虎謀皮",字靣意思是同老虎商量,要用它的皮;
實際含意是比喻同惡人商量,讓其放棄與他切身利益相
關的事,當然是絶對辦不到的。常用於提示善良之人。

"與虎謀皮"一語,則來自"與狐謀皮"。<太平御覧
>中講了個寓言故事:古代周朝時有位想做件皮衣服的
人,別人都說狐狸皮做衣服最好,他於是找來幾只狐狸
,儍乎乎正經地同狐狸商量,請狐狸允許捐出自己皮毛
,他想做衣服。狐狸哪里肯這樣做?一聽便調頭一個個
跑進深山去了。

后來,又有一次,這位痴呆的漢子宴請客人,沒有羊肉
,他還是儍子一般,找來一群羊,和羊商量,希望它們
把身上的肉,能貢獻給自己辦宴席。當然,羊也不肯讓
人把自身的肉切去犒賞賓客,還是一個個逃跑了。

從<太平御覧>的這則寓言,引出了"與狐謀皮"成語
,拋開了譏笑痴呆的儍老天真可笑的本意,人們用它比
喻凡事若對對方有所損害,不必浪費時間去研究討論,
怎麼商量都好像要狐狸獻出毛皮來給人做衣服一樣。這
種"與狐謀皮"式的拙劣蠢笨做法,能商量出满意的結
果嗎?

"狐"和"虎"音近,所以有人又創造了"與虎謀皮"
成語,兩個成語同時并存,都可使用。當然,選用"狐
","虎"二字略有區別,前者偏重對方狡猾,后者強
調對方凶惡。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16日之[文字癖]

Tuesday, February 16, 2010

飛黃騰達

大家都知道成語"飛黃騰達"是比喻人驟然得志后發財致
富,或者官運亨通地位迅速攀升。但是仔細推敲一下的話
"飛"和"騰達"似可意會,"黃"作何解呢?有人於
臆測,"飛黃"嘛,當然就是飛來金燦燦的黃金啊!

這是生搬硬套胡猜亂造了!"飛黃"兩字是一個詞,合在

一起密不可分,它是古代傳說中一匹神馬的名字呢。這
"飛黃"寶駒四蹄生風,常可疾馳如飛"騰達"而起。
騰"是高高跳起,"達"是通暢達至,"飛黃騰達"則是
說飛黃駿馬疾馳奔騰,跳躍升空之意。人們喜歡用"飛
騰達"比喻快速升官發財,當然是十分生動形象了。

韓愈有一首<符讀書城南>詩作,其中寫道:"飛黃騰踏

去,不能顧蟾蜍。"應是成語"飛黃騰達"的源頭。原詩
意思是說:飛黃神馬騰踏而去,决不會顧及路邊那只無足
輕重的癩蛤蟆(即"蟾蜍")如何反應了。后人撇開了"
不能顧蟾蜍",又以"飛黃騰達"代替了"飛黃騰踏"。

可見,常用的成語"飛黃騰達",原來語義包含有不理小

人之見,不顧他人如何反應的內涵,大有"沉舟側畔千
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藐視小人傲看世界的風發氣概呢
!但是,現在此成語的准確講解,已經單純指迅速發財或
驟然升官了,不再包含絲毫"不能顧蟾蜍"意思了。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12日星期五之[文字癖]

Sunday, February 14, 2010

曇花一現


曇花("曇"字在華語中都讀作"譚")是一種常綠灌
木,它的主枝是圓筒形的,沒有樹葉,分枝扁平,長得
好像葉片,它開很大的白花,長在分枝的邊緣上。曇花
常在夜間開放,開花時間極短。這種觀賞植物原産在墨
西哥,現在,各國多成功培育了適應本地條件的曇花。

"曇花一現"是個成語,因為曇花開放時間極短,開花
之後很快就凋謝了,所以,比喻稀有罕見的事物,或者
比喻顯赫一時的風雲人物,出現一下就迅速銷聲匿迹了


這個成語來源於佛教經書。據<法華經。方便品>指引
說,當各佛來到的時候,善信要表現出快慰喜悅,因為
他們會像"優曇鉢花"一樣,只是出現於一時,不可蹉
跎了大好時光啊!佛教梵文所說的"優曇鉢花",被人
們簡稱為"曇花","曇花一現"比喻為稍縱即逝的機
遇。

歷史上"曇花一現"的人和事實在太多了。清末光緒的
戊戌變法,只維持了百日維新,若不是曇花一現,也許
今日中國科技早居於強國之列了;本世紀初,軍閥混戰
,做過總統甚至過了幾天皇帝癮的,數目不少卻全是曇
花一現,除了給我們學習中國近代史也增加了不少趣事

抄錄自星洲日報2010年2月13日星期六之[文字癖]

Saturday, February 6, 2010

捲土重來

成語"捲土重來"不難理解,常以其比喻在失敗之后,并
不灰心,重整旗鼓,重新再幹。它來自唐代詩人杜牧的<
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兒;
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那是楚漢相争之時,最后劉邦取得了勝利,他包圍了項羽

,雖楚霸王后來突圍,但只剩下了28名殘兵敗將,逃到了
烏江(即現在的安徽省烏江鎮)。漢軍的數千追兵仍在窮
追不捨。此時烏江亭長駕着一條小船來接應項羽說:"江
東雖小,但是亦有千里土地,數十萬人口,你仍可在江東
為王。所以,請你快上船渡江罷!"

項羽苦笑着說:"天意要亡我,渡江還有甚麼意思呢?何

况,當年同我一起渡江西進的八千江東子弟,而今無一
還,即使江東父老還能擁戴我為王,我已到今日這般天地
,自己還有臉靣見他們嗎?"項羽說完,立即拔劍自刎而
死。

杜牧后來遊覽項羽自殺之地,感慨萬千。他寫的<題烏江

亭>詩中"捲土重來未可知"句,即感嘆若項羽當年沒自
殺身亡,而是渡江積蓄力量,再與劉邦較量,那麼,誰勝
負還很難說呢!

讀者來信問:報上有篇標題為"健美小姐捲土重來"的文

章,小姐必身嬌肉嫩,如何"捲土"?其實,"捲土"表
重整旗鼓的氣勢和决心,說明不甘失利而重來,身嬌
嫩的小姐亦可使用。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6日星期六之[文字癖]

Friday, February 5, 2010

狡兔三窟

成語"狡兔三窟"字靣意思是說狡猾的兔子有多處洞穴,
比喻人要多些掩蔽措施和應變辦法,用以保護自己。

它來自<戰國策>的名篇<馮諼客孟嘗君>。齊國國相

孟嘗君門下有個食客名叫馮諼(粤語讀"圈"成"嫩
音,華語讀作"宣"音),他足智多謀聰明善辯,被
嘗君派往薛地收債。馮諼問孟嘗君,收債之後買些甚
東西回來?主人答道:"你看我缺少甚麼就買甚麼好了
。"

馮諼到了薛地,他見欠債者都是貧苦庄户,立即以孟嘗

君名義宣佈債款一筆勾銷,將各户的債務契約燒掉了。
孟嘗君見到馮諼后,問他給自己買了甚麼,馮諼說:
你財寶馬匹美女應有盡有,我只替你買了'仁義'回來。
"當孟嘗君知道馮諼以他的名義免除了薛地債務,此即
"買了仁義"之后,又氣又怒,但是已無法挽回,十分
無奈。

后來,齊國國君廢除了孟嘗君相位,他只好退居薛地生

活。薛地百姓聽說孟嘗君來此的消息,扶老携幼走出數
十里路去夾道歡迎孟嘗君。此時他才恍然大悟,馮諼
他買的仁義價值所在,連連感謝馮諼。

馮諼說:"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
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險,你
只有一處安身之所,不能高枕無懮啊!此即成語"狡兔
三窟"和"高枕無懮"的來歷。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5日之[文字癖]

幫助別人,你才會得到更多

一個麵包師長期從他鄰居的一個農民那兒購買黃油。有一天,他覺得本應是3磅重的一包黃油似乎太輕了點。於是他開始定期地稱一稱黃油,發現每回都是份量不足,就是說,他每次都是多付了錢。

他特別生氣,便開始向執法機關提出訴訟,這樣一來事情就閙到了法官那裏。

[你沒有天平嗎?]法官問農民。
[有哇,法官先生,我有一架天平。]農民回答道。
[有很準的砝碼嗎?]
[沒有,法官先生,我不需要砝碼。]
[沒有砝碼,那你怎麼稱黃油呢?]

[這好辦,]農民回答說:[你瞧,就在靣包師從我這兒買黃油的這段時間裏,我也一直買他的靣包。我總是要同樣重量的靣包。每次這些靣包就作為稱黃油的砝碼。如果砝碼不準,那就不是我的過錯,而是他的過錯了。]

於是,法官判定農民無罪,而靣包師不得不承擔訴訟費用。

我們怎樣對待世界,世界就會怎樣對待我們;我們怎樣對待周圍的人,周圍的人也會怎樣對待我們。你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給別人,就會從別人那裏獲得最好的。你幫助別人越多,你得到的也會越多,你越吝嗇,越會一無所有。

抄錄自健康報心靈驛站05/02~11/02/2010之[哲理小故事]

Wednesday, February 3, 2010

小心"故"字


"故"字有數解,可作"事故"講,如變故;可作"緣故"講,如因故缺席,不知何故;可作"故意"講,如故作鎮靜,明知故犯;可作"所以","因此"講,如"父母太愛孩子了,故把他嬌寵壞了。"故"字在相當多的地方是解作"原來的","舊有的",如故鄉,故里,故土,故地,故交,故舊,黃河故道,依然故我。。。。。它再引申可直接解作"朋友","友情",如親故,沾親帶故。

我說要小心使用"故"字,是因為它還有個指"死亡"或是解作"已經死亡"的意思。例如:故去,亡故,故世,病故,父母早故。。。。。均指人的辭世而避用了"死"字。而"故友"則是說已經死去的,情誼深厚的摯交好友。

用"故"字形容朋友,千萬要先弄清楚一個關鍵問題:這朋友是活着的還是已死的。按照中文用字約定俗成,健在的是"故交,故舊,故知"等,去世的才稱"故友"。

若稱活生生的友人是"故友",輕則讓人耻笑,重必遭人大罵一頓!這沒甚麼道理規律,用字習慣使然。

毛澤東在世時,有人因說"去毛主席故居參觀"而遭批判。其實,"故居"用法無誤,不同"故友",不過有人將"故"指"死"擴大化了。"故居"就是舊居絶無"死"意。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3日星期三之[文字癖]

Monday, February 1, 2010

平時常用的俗語被誤傳了幾千年



世界還真奇妙,不去了解都還不知道。原來我們平時所講
的八個俗語,當初并不是現在應用的樣子,只不過隨着歷
史的變遷,社會的發展使它們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與原來
的字詞有着天差地別。

1。"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
"。意思是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
隨其生活一輩子。隨着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雞成
狗了。

2。"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皮匠"實際上是"裨
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原意是指三
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流傳中,人們將
"裨將"說成了"皮匠"。

3。"不見棺材不落涙",本是"不見親棺不落涙",并不
是見了任何棺材都落涙。訛變為"不見棺材不落涙",如
果不管誰的棺材,只要見到就落涙,那就有點太莫名其妙
了。

4。"有眼不識金鑲玉",本是"有眼不識荊山玉"。荊,
指古代楚國;"荊山玉",是玉匠在荊山發現的玉。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1日星期一之[文字癖]



昨天談了4個被誤傳了千年的俗語,今天我們再談另外4個俗語:

5。"不到黃河心不死",本是"不到烏江心不死"。烏江,項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烏江訛變成黃河,真是讓人無從解釋了。

6。"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不過這個我還能理解點,因為好像四川那邊管鞋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7。"狗屁不通",這個成語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沒有汗腺。在炎熱的天氣,狗要借助舌頭來散發體內的燥熱。"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體這個特點,"屁"是污濁的象征,對於文理不通的東西,以屁來喻,也就將就罷!

8。"王八蛋",這是民間的一句罵人話。實際上,這句話的原來靣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記了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來卻被訛變成"王八蛋"。


抄錄自星洲日報萬象館2010年2月2日星期二之[文字癖]



月光小夜曲(早安圖)配字幕